生活中,很多人并不在乎吃什么油。如果他们习惯吃一种油,他们就会继续吃它。他们认为没有必要改变油的类型。他们认为营养成分都差不多,何苦去选择呢?其实,不同种类的油所含的营养成分自然是不同的。从营养平衡的角度来看,最好经常更换油的种类。
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
食用油根据脂肪酸的不同分为四类。
第一类油含有大量“饱和脂肪酸”:猪油、黄油、棕榈油、椰子油、牛油等。适合不吃动物性食品和素食者。优点是:稳定性好,耐高温;缺点是吃太多可能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第二种含有较多“单不饱和脂肪酸”的油:橄榄油和茶籽油。适合荤素搭配均衡的人士。其特点是稳定性适中,耐热性适中,对降血脂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。
第三类油含有大量“多不饱和脂肪酸”:大豆油、葵花子油、玉米油、红花油、亚麻油。适合爱吃肉的人。优点是营养价值高;缺点是稳定性差,不耐热。如果高温或长时间存放,很容易氧化,产生有毒物质。
第四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平衡的油:花生油和芝麻油。适合各类人群。
几种食用油的异同
1、大豆油。适合煎、煮、炖。
大豆油中含有大量亚麻酸,容易氧化变质。值得一提的是,它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,这是普通油脂中很少见的。卵磷脂能增强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,增加大脑活力,消除大脑疲劳。因此,豆油更适合脑力劳动者。
2、色拉油。适合凉拌、炒、煎、煎。
色拉油是在普通植物油的基础上精炼而成,除去所有杂质。天然营养成分也损失殆尽,所以颜色最浅。
3、玉米油。适合煎、煎、炸等,耐高温。
玉米油是从玉米胚芽中提取的油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,其中亚油酸含量达60%以上。它还含有丰富的VE,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,不易变质,人体消化率高达97%。
4、花生油。适合炒、炒、炸,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。
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%以上,且脂肪酸比例适宜,易于消化吸收。此外,还含有磷脂、甾醇、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。
5、葵花籽油。适合煎、炒等。
葵花籽油中的亚油酸含量高达66%。亚油酸与VE含量的比例也比较均衡,不含芥酸等有害物质。消化率达到96.5%。
6、芝麻油。生的和熟的都可以接受。
芝麻油的维生素E含量特别丰富,亚油酸也比较丰富。维生素E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,并具有保湿、软化血管的作用。芝麻油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,具有祛斑(主要是老年斑)、防止脱发、少年美白的功效。芝麻油也是最有益于延缓衰老的食用油。
7.橄榄油。适合冷、煎、煮、炸等。
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,并含有适当比例的油酸、亚油酸和亚麻酸,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。橄榄油受热后会膨胀,因此烹调同一道菜时,用量会比其他油少。
8、茶籽油。适用于煎炸食品。
茶籽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,可与橄榄油相媲美。是我国罕见的高档食用油,有“油中珍品”的美誉。相对耐高温。
9.猪油。适合各种煎炸,稳定性好。
猪油含有高含量的饱和脂肪酸。吃得太多很容易引起脂肪肝、动脉硬化、肥胖等疾病。它含有胆固醇,适量食用是可以的。
温馨提示
1、无论任何食用油的保健效果有多好,本质上99%的成分都是脂肪。如果食用过量,仍会导致肥胖等疾病。 2016年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用油25-30克。听起来很难控制剂量。可以根据市面上的控油瓶或刻度玻璃瓶来控制用量。
2.定期更换食用油。例如:橄榄油、大豆油、花生油可以交替食用,达到脂肪酸摄入均衡,对身体有益。如果大豆油、玉米油、葵花籽油交替吃,肯定达不到脂肪酸平衡的目的,因为它们都是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,而且都富含omega-6脂肪酸。
3、不同的烹饪方法需要不同的油量。我们最好选择合理的烹饪方法,如蒸、煮、焖、焖、煮、焖、拌等,这样可以减少用油量。如果是油炸或油炸的话,会吸收更多的油,所以尽量少用油炸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ydztech.com/html/tiyuwenda/9473.html